育出文明树 绽放安全花
——金乡县育才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纪实
蓬勃发展的金乡县育才学校,正像一颗冉冉升起的育人之星,镶嵌在蒜都这片教育的蓝天。学校位于金乡县新城区,西依金济河,南临崇文大道,是一所集走读、寄宿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公助民办学校。学校占地面积120亩,总投资8000万元,现有小学初中两个学部,78个教学班,3700余名学生,教职工300余人。校园布局合理,楼群错落有致,苗木扶疏,花坛绿地四季葱郁,教育教学设备均达到省级办学标准。
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历经两年的不懈探索,学校走出了“一条凭教研促质量、以特色创品牌、靠管理求效益”的办学之路,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,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佳绩,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,育才学校已迅速成为一所全县著名,周边县市有较大影响的名校。
生命高于一切,安全重于泰山。学校始终坚持“安全第一,预防为主”的原则,在县教体局和县交警五中队的指导下,开展了一系列交通安全教育活动,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。
一、组织健全 制度完善
1、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,以交警队中队长和学校副校长为副组长、中层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,设立专门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,成立了由少先队辅导员为组长,班主任为成员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小组。
2、本着“谁主管,谁负责”的原则,层层落实责任制。学校与各位班主任、各学科教师签订了《安全责任书》;与学生家长签订了《交通安全保证书》,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应遵守的各项规定,对于交通安全工作的开展和责任的落实起到了规范作用。
3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,探索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。每学期开学初都要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,组织领导班子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。努力构建一支示范性较强的交通安全教育师资队伍,通过教师言行渗透交通安全行为。
二、宣传充分 警钟长鸣
1、为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教育环境,我们在校园内设立了交通安全专用宣传栏和交通安全知识橱窗,利用墙报、版面,宣传画,广告条幅、红领巾广播站等进行宣传教育;在教室内张贴交通安全图片、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歌谣,编创黑板报,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警示图片及公安部的交通事故宣传光碟等,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识。
2、教材进课堂,交通安全记心中。学校把交通安全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,开设交通安全教育课程,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将交通安全知识贯穿于《品德与社会》、《综合实践》、语文、数学、美术、音乐等学科教学中,让交通安全的警钟随时敲响在学生耳边。
3、开展形式多样教育活动,促进学生规范行为养成。
(1)学校经常召开以“道路交通安全”为主题的大会和班队会,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。如:“我安全,我快乐”主题演讲、“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我知道”知识竞赛、“时刻注意安全”小游戏、“关爱生命,文明出行”征文等,孩子们以手抄报、安全画册、童瑶、儿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,来解读学习的感悟和体会。优秀手抄报,安全卡片、优秀征文装订成册,在班级间传阅,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增强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。
(2)学校每周一次利用早操前的国旗下演讲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,聘请交警队的同志及法制副校长来学校进行安全法制讲座。不定期深入课堂分发交通安全教育材料,教授学生《交通安全韵律操》,训练学生正确识别交通指挥手势,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知识,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主动性。
(3)开展“小手拉大手”活动。每学期均以《致家长的一封信》的形式,鼓励学生将交通安全知识带给父母,通过召开家长会讲解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,指导家长配合开展交通安全教育,督促孩子从小养成遵守交通秩序的良好习惯,开展节假日“我当一天小交警”活动。让学生亲身体会交警叔叔工作的艰辛,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、主动性.
三、措施得力 保障安全
1、在教学楼楼梯内划了行走标线,设置了安全指示牌、指示灯。设立班级专用通道,在校门西侧设立文明接送岗,东侧设立五处城区公交站点,让学生从小熟悉道路交通标志、标线,走文明路、做文明人。
2、组建保卫科,实行24小时值班和来客登记制度,外来车辆不得随便进入校园,进入校园车辆要减速慢行,避让师生,按要求停放。
3、坚持《放学路队制》,规定凡是出入学校的班级都要排好路队,由班主任跟队。在上、下学高峰期,校门口有校领导和值勤老师维护秩序;还经常聘请交警队指导学校的工作,维护学校门前的交通秩序为学生开辟绿色通道。
4、强化校园安全管理,实施校园值班制度。每天都有值勤校长、干部、教师及学生干部组成校园值班小组,具体分工、责任到人。从学生常规管理、课间安全、就餐、放学路队等方面进行全天监督。将交通行为纳入学生个人、班级考核的一部分,作为评选文明学生、三好学生,文明班集体的重要内容。
5、严格学生骑车制度。学校曾以一封信的形式告知家长,未满12周岁的学生不得骑自行车上学、放学。对已满12周岁并要求骑车上学的学生,由家长写申请书报学校同意后方可骑车。
6、学校制定《校车接送制度》。针对住宿、走读不同班级特点,分别开通了城区、乡镇公交车育才学校专用车。定时、定路线接送学生,跟车老师负责联系家长到指定地点接送学生,确保把每个学生安全交到家长手中。
四、春华秋实 硕果累累
一分耕耘,一份收获,短短两年的时间,学校相继荣获 “山东省先进党组织”、 “济宁市级优秀交通安全单位”、 “济宁市卫生先进单位”、 “县级教育工作先进单位”,学校食堂被评为“济宁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”。育才学校师生将时刻绷紧安全之弦,以更高的标准、更严格的要求来抓好学校交通安全工作,让师生高高兴兴来校,平平安安回家,共创平安校,同育文明人,为更好地推进学校平安发展、和谐发展、科学发展而继续努力!
编辑:刘春红
摄影:刘春红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